天才设计师推出超越时代的巨型飞机 比战斗机速度更快的民航客机
1917年,阿道夫·罗尔巴赫加入齐柏林飞机公司,并成为该公司的首席设计师。
E-4/20首飞成功后,参与建造该机的工人与这架巨型飞机合影留念。
同年,他开始主动设计一种全新设计的高速重型轰炸机,这就是后来的齐柏林重型轰炸机。第一次世界大战末期,这位杰出的飞机设计师推出了真正具有革命性的设计。
正在进行试飞的E-4/20。注意,此时该机采用的是开放式驾驶舱。
罗尔巴赫清楚地意识到双翼飞机的高阻力让它无法实现高速飞行,所以他将自己的飞机设计成流线型单翼飞机。非常简洁的空气动力学外形,鱼形机身和安装在机翼前缘的四台发动机,翼尖呈优雅的圆形。
改为玻璃驾驶舱的E-4/20。右侧是为了比较其尺寸,放置的一架小型双座单发飞机。
同时,这是一架全金属飞机,而不仅仅是机身框架,就连蒙皮都采用硬铝制造。可以说,这架E-4/20——齐柏林-斯塔肯公司最后一架巨型飞机——领先时代15年,这种全金属飞机直到上世纪30年代中期才开始普及。尽管该机的设计相当特殊,但它还是得到了批准,并于1918年开始在斯塔肯工厂制造原型机。
试飞期间,E-4/20没有任何涂装,保持了铝合金蒙皮的天然颜色,机身两侧有黑色的“STAAKEN”字样。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结束,大大减缓了工作的进度,并迫使对这架巨型飞机进行重新设计。它从一架重型轰炸机变成了一架拥有18个乘客座位的舒适型客机。这或许是世界上第一架配备带洗脸盆的卫生间、衣柜和小厨房的客机,并在飞行期间为乘客提供热餐。
E-4/20配有气动补偿的副翼、巨大的玻璃舷窗,向左侧打开的机头,起到客舱门的作用。
机组成员由五人组成:两名飞行员、一名无线电操作员、一名飞行机械师和一名乘务员。现在这一切听起来很平常,但是在1919年,当时的飞机都是胶合板和帆布拼凑起来的,所以E-4/20看起来就像是一个来自未来世界的外星人。
拆除发动机的E-4/20等待最后的命运。
该机于1920年9月3日首次试飞,立即引起轰动。这架巨型飞机翼展31米,最高飞行速度225千米/小时,超过当时绝大多数战斗机的速度。飞行距离1200千米,有效载荷超过2.5吨。同时,它还展示了仅需三台发动机就能稳定飞行的能力。
悲伤的结局,而这样的结局也意味着更大的复仇怒火。
按计划,它将执行柏林至腓特烈港的邮政和客运航班,但并未实现。协约国“遵守凡尔赛条约委员会”发出最后通牒,要求立刻销毁这架巨型飞机。迫于压力,德国不得不屈服,首先拆除了该机的四台发动机,并于1922年将其拆解为废金属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