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06月30日 6.5°C-8.8°C
澳元 : 人民币=4.86
墨尔本
今日澳洲app下载
登录 注册

「鹅鹅鹅」让整个 B 站无语就对了

2023-01-10 来源: ZAKER 原文链接 评论0条

《中国奇谭》太火了。

这部动画短片集,由八个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立故事组成,仅上线一周播放量就突破 4000 万。

看完的观众都或多或少的受到触动,觉得曾经的国漫回来了。

在豆瓣上,《中国奇谭》被 7W 多人打出9.5的高分。

B 站内部评分更是高达9.9。

鹅鹅鹅

看不懂《鹅鹅鹅》其实很正常。

第一。

国画风 + 志怪题材 + 风格化叙事。

画风奇幻诡谲、神秘莫测不说,还带有一定恐怖元素,要理解的确是有门槛。

第二。

《鹅鹅鹅》属于没有台词只有音效的默片。

与绝大多数观众多年来的观影经验相背离。

二者叠加,使得《鹅鹅鹅》有极强的表意性。

诸如鹅、鹅山、狐狸、猎人、心上人等意象到底代表着什么?

导演到底想传达何种主题?

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Sir 今天,也只给出我自己的解读。

在我心中——

《鹅鹅鹅》是一场奇幻诡谲的盛大想象。

更是一次关于中国人欲望与品格的微观回望。

01

先从背景说起。

《鹅鹅鹅》改编自南朝吴均所著的散文《鹅笼书生》(也称《阳羡书生》,原型出自佛经)。

原文说的是东晋时代有个叫许彦的人。

一日,他在山中碰到一书生,自称脚痛,想寄居在他的鹅笼中。

等到许彦在山中走累了,书生为他设饭席。

从此便开始了诡异的" 心上人套娃 "——

书生从口中吐出心上人 A 共饮美酒;

书生醉后歇息,A 又吐出她的心上人 B,与许彦一起饮酒;

书生欲醒,A 再吐出屏风,与其共眠。

B 则趁机从口中吐出他的心上人 C,与许彦一起饮酒。

如此两番往复,书生将醒。

C 被 B 吞,B 被 A 吞,A 又被醒来的书生吞 ……

末了,书生赠予许彦一个东汉年间的二尺铜盘(与许言所处年代相差大约 300 年)。

《鹅鹅鹅》则基本沿袭了《鹅笼书生》的故事脉络。

既然知道结局怎么把故事讲得精彩?

首先,为更贴近当代年轻人的审美经验,导演创造性地赋予了许彦一个货郎的身份卡和一个送鹅的任务卡。

你是个货郎

今天要送两只鹅到邻村

但要 Sir 说,《鹅鹅鹅》最大也最妙的改编在于" 视角 "。

全片用第二人称" 你 "(货郎)叙事,并加入相当多的主观镜头。

只需一分钟,观众便或很容易或不自觉地将自身代入 " 你 ",成为送鹅的货郎。

这里是鹅山

是你失踪的地方

表面上看,你在鹅山失踪当然是因为他——

瘸腿书生。

你本在鹅山上走得好好的,但当书生以这样的动作突然出现,再看着他面部古朴的戏妆妆容,看着他突然变成狐狸。

你感到一种恐惧。

你想逃离鹅山。

可这只狐狸既跪在你必经的前路,又坐在你逃跑的后路。

你感受着周遭的一切,觉得自己被一种寂灭的悲哀环绕。

你听到自己疲惫的喘息和巨大的心跳声,你怀疑它每分钟跳到了 100 次以上,就快要冲出胸膛。

随着脚步越来越沉重,你彻底害怕了。

你知晓了自己面对鹅山时的卑微。

你后悔没听猎人的话,不该来这鹅山。

此时,视角的微妙让故事超越了传统传说:

作为熟悉各式风俗与传统文化的中国人,你知道有些东西千百年来一直就在那。

但同时作为现代人,你却不知它们具体是什么,也逐渐忘记了古代人避凶的方法。

你甚至怀疑,这些东西是否真的存在。

这种矛盾便是整个故事的助推力。

你太好奇了。

鹅山上这只绕不过去的狐狸。

他横亘在你的去路,又断绝你的来路。

只是一个简简单单的回眸,一个不该有的眼神交汇,就仿佛在你心上狠狠地挖开一道口子。

毫无疑问,你被震慑了。

你感受到后脖颈传来的麻木,移动脚步的艰难,乃至灵魂深处的颤栗。

狐狸顺势表达了自己的诉求:

他要你背他去那山顶

听着狐狸的话,你感到莫大的困惑:

第一,狐狸怎么偏偏挑上我了?

第二,前面的那座山上有什么?

禅宗六祖慧能说:不是风动,亦非帆动,仁者心动。

只一瞬间。

你对那山顶生出几分好奇,狐狸就不见了。

一溜烟进入你的鹅笼,并堂而皇之地霸占了两只鹅之间的中心位置。

狐狸并未变小,鹅笼亦不曾变大。

而你,对此浑然不知。

你受到狐狸的控制。

一步一步,向着他指的那座山走去。

可即使你畅想过山顶的景象,你也不甘心就这样去。

凡事都有个先来后到,你的任务还没完成,你还得去邻村送鹅嘞。

你开始挣扎。

但这使你差点摔落悬崖。

随着小石子跌入深不见底的悬崖,豆大的汗珠布满你的脑门。

你想起还没完成的去邻村送鹅的任务。

你不甘心就这样去世。

笼中的狐狸鬼魅一笑,移动了自己的重心。

你终于站稳了,再次一步一步走向狐狸想去的山顶。

你跟狐狸,不仅是在就自己身体的控制权做争夺。

亦是在对选择何种前进方式做博弈。

你以为这就是极限?

不。

02

你们终于到了山顶。

但你发现,自己的两只鹅已消失在狐狸的倾盆大口中。

装鹅的笼,只剩下一根毛。

或许是为聊表谢意,又或许是光吃还不尽兴。

狐狸想在此设席,与你坐而饮酒。

你很害怕:两只鹅已经 " 隐入尘烟 ",下一个会是自己吗?

他要请你喝一杯酒

可你只想逃命

但看着狐狸从口中掏出酒器,再闻着那杯香气扑鼻的酒,你莫名改了主意。

牡丹花下死,做鬼也风流。

此酒不喝,非人哉!

于是,本在迷离之海中漂流的你,坠入瀑布。

而狐狸喝得更爽。

那段套娃再次上演——

狐狸从口中掏出了 " 心上人 " 兔子;

兔子从口中掏出野猪;

野猪又掏出了天鹅少女 ……

是的,故事回到了 Sir 开头提到的《鹅笼书生》。

在这篇古代散文里,许彦只是置身事外地观看心上人套娃现象。

他用一个个淡淡的 " 善 " 字答应他们想请出自己心上人的请求,答应不告知他们的上级。

他并未表现出任何的情感倾向。

但在《鹅鹅鹅》,导演进行了一个较大的改编。

" 你 " 对眼前的天鹅少女动情了。

这晚霞 这时光

你觉得很美

你想让她片刻停留

夕阳西下,你跟天鹅少女俏立山头,情不自禁地聊了许多。

她给你讲山里,你给她讲山外。

你们的爱意齐齐荡漾在山间——

她求你带她去山外

她要变成一只鹅住在鹅笼中

你又有鹅了

但你怕鹅又有鹅,犹豫不决。

而当你刚刚下定与她厮守的决心,狐狸就醒了。

你只能眼看着一切消失:

野猪吞了天鹅少女,兔子吞了野猪,狐狸又吞了兔子 ……

啪。

画面再次黑屏,留下平静又刻薄的文字:

你是个货郎。

就在刚才,你丢了三只鹅。

只是三只鹅吗?

天鹅少女留下的耳坠也渐渐风化,化作一只只大雁(导演说是天鹅)飞向云端。

——你拥有鹅的凭证,鹅留下的唯一念想。

就这么随之消散殆尽。

看到这样的结尾,有人觉得太美、太震撼,可又 " 不明觉厉 "。

还有人迷迷糊糊认为,导演似乎只是在用这后半段故事劝告观众:恋爱,狗都不谈?

其实只要将视角脱离出《鹅鹅鹅》,一切都很容易解读。

在 Sir 眼中,这段剧情只着重描述了两件事:

一,狐兔猪关于心上人的套娃现象。

二,你与天鹅少女的情投意合。

它们有着一个清晰的指向:对某种人生经验的隐喻和体认。

类似的表达在其他作品中有过不少。

比如让汤唯拿下 N 多影后奖杯的《分手的决心》。

瑞莱与海俊,一个是犯罪嫌疑人,一个是追查凶杀案的警察。

但谁都不会想到,他们在整理 " 偷吃 " 的痕迹时,是那么的默契。

这份默契是爱吗?

至少是爱的萌芽。

但当海俊一步步踏入瑞莱的 " 陷阱 ",去勇敢示爱时,这份爱就变成了曾经。

因为对爱,瑞莱有自己独特的理解。

哪怕其他人既不理解也不认同,甚至认为她是虐人虐己,她也仍然坚持这种理解。

高度概括一下,其实就是这首诗:

你 / 一会看我 / 一会看云

我觉得 / 你看我时很远 / 你看云时很近

——顾城《远和近》

从爱情角度来说,《鹅鹅鹅》结束了。

但从人心来看,还远远没有。

03

李安的经典句式——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把青冥剑。

青冥剑,指向一种 " 贪念 "。

它是七宗罪,是贪嗔痴,是怨憎会、爱别离、求不得,是尘世间所有欲望的集合体。

更是理智与情感的博弈,欲望与品格的纠缠。

你与狐狸之间的争斗,亦是如此。

回想一下。

如果 " 狐狸 " 代表欲望的化身,欲望之外还有欲望,欲望之外还有欲望 ……

子子孙孙,无穷尽也。

那么,鹅,便代表着看得见摸得着的 " 理性 "。

从 2 只,到 3 只,再到 0。

之间的挣扎是我们人生大部分的缩影。

如蒲松龄所说:" 世态渔洋已道尽,人间何事不鹅笼。"

你能走出鹅山吗?

没有那么简单。

因为从头到尾," 你 " 所看见的,始终不是事情的全貌。

有些细节像是导演刻意 " 隐瞒 " 的。

就像那只狐狸。

据导演胡睿所说,这个角色致敬了上美厂作品《天书奇谭》中的阿拐。

阿拐因贪吃少了一条腿,狐狸则是因伤瘸了一条腿。

伤从哪来?" 欲望 " 自己也会受伤吗?

Sir 的一个猜测——

猎人。

始终没有露面的 " 猎人 ",在台词里提醒过货郎,别上鹅山。

是因为他跟狐狸交过手,伤过狐狸,知晓狐狸和鹅山的恐怖?

还是说,狐狸早就被他征服、驯养,只是借他的恐怖来敬告货郎:不要走 " 鹅山 " 的捷径,不要受欲望的蛊惑,要保持送鹅的初心。

Sir 还发现最隐秘的一处。

货郎与狐狸相遇前。

如果你仔细

听当时短片里的背景音,会发现有一阵低沉的哭声从山谷深处传出。

那么是否需要追问——

这山曾经吞掉了多少个 " 货郎 ",或者多少只 " 狐狸 "?

这哭声,是厉鬼无意义的嚎叫?

还是受困者对货郎的哭诉与警告?

是的。

《鹅鹅鹅》并不只是一个单纯的暗黑小故事,如果有条件,它完全可能发展成一整个 " 鹅山宇宙 "。

也正因如此。

《鹅鹅鹅》绝不止一种解读。

这才是短片为何引起讨论,脱颖而出的原因。

比起那些表面被吹爆的 " 中国风 "" 水墨画 ",它真正引起观众共振的地方,在于故事中切入传统文化肌理的文学性。

通过大量精妙的留白和隐喻,营造出诡秘氛围。

甚至它的修辞都有机结合成故事一部分——

山里,山外。

笼里,笼外。

肚里,肚外。

夹缝中,绽放出绚烂但没有证据的美好。

而在所有阴郁和热烈都通通烟消云散的那一刻。

我们盯着屏幕。

除了拼命回忆细节,拆解意象,品味复杂。

心底是否还有一种坚定的声音:

这,才是我们希望看到的中国故事啊。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编辑助理:李寻欢不作乐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0)
暂无评论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news@sydneytoday.com

电话: (03)9448 8479

联系邮箱: info@meltoday.com

友情链接: 华人找房 到家 今日支付Umall今日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