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06月16日 10.0°C-12.1°C
澳元 : 人民币=4.79
墨尔本
今日澳洲app下载
登录 注册

清明上坟讲究,牢记“两不去”,孕妇不去孩子不去,别不听话

2022-04-04 来源: 搜狐 原文链接 评论0条

清明将至,春的气息也越来越浓。清明节属于法定节假日,如何过这个传统的节日,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计划。

有些人打算趁着清明小长假,和亲朋好友相伴踏青郊游,领略一番大自然中的春意盎然。还有的人则会选择在这个节日返乡祭祖,表达对逝去的亲人的思念之情。

彤彤来自一个非常“重传统”的家庭,自打工作以后,每年的清明节,彤彤都会不远万里回到家乡祭祖扫墓。

而今年,情况却有些特殊。彤彤的身份已经有了变化,她已经是一名身怀六甲的孕妇。

对于是否回家上坟扫墓这件事,彤彤和丈夫产生了分歧。丈夫认为,彤彤的肚子这么大了,不宜长途跋涉,实在是太过危险。

另外,丈夫曾经听老一辈人说,有两类人是不能去上坟的,孕妇为一类,另一类人就是婴孩。

彤彤对这种说法不以为然,她觉得作为小辈,给逝去的亲人们上坟扫墓是本分。

她的父母只有她这么一个孩子,她是独生女。如果她不回去,于情于理都说不过去。

另外,彤彤觉得扫墓是表达对逝去亲人的思念之情,在她的家乡并没有孕妇不能扫墓这种说法。彤彤觉得,孕妇和婴孩不能扫墓完全是一种迷信的说法。

不同地方的人对于清明扫墓这项传统活动有着不同的讲究,有些地方的确有清明上坟“两不去”这种说法。他们认为孕妇和婴孩是不宜扫墓的,这种说法其实并不全是迷信,背后也有多方面的考虑。

清明上坟讲究,牢记“两不去”,孕妇不去,婴儿不去,你要听进去

▲安全方面的考虑

彤彤认为不让孕妇和婴孩扫墓,完全是一种迷信思想。其实,之所以有孕妇和婴孩“两不去”这种说法,有很大一方面的原因和孕妇和婴孩都属于弱势群体有关。

而已逝亲人的墓地往往在山上,上山的路崎岖、陡峭,孕妇和婴孩一不小心可能就会有摔伤的风险。

除了上山的路途中可能暗藏着的风险,扫墓祭祖的时候人们往往还会点燃香火,焚烧纸钱,燃放炮竹。

这些扫墓的仪式其实带有一定的危险性质,孕妇和婴孩可能会误吸入燃烧释放的有害气体。除此之外,孕妇和婴孩还可能被炮竹声惊吓到,出于种种安全方面的考虑,孕妇和婴孩这两类人确实是不适宜上坟、扫墓。

▲受古代文化的影响

中国古代文化中有“阴阳五行”的说法,有些地方的习俗认为孕妇和婴孩不宜扫墓,和古代的“阴阳”一说有关。

他们认为孕妇的肚中怀有胎儿,胎儿和婴孩的阳气特别旺盛,而逝去的亲人则是属于阴。

阴阳是对立的,因此他们认为孕妇和婴童均不宜参加祭祖扫墓活动,这两类人体内的阳气会和逝去先人的阴气冲撞,这是不吉利的。

这种说法带有一定的迷信成分,但是这种迷信思想并没有什么害处,是无伤大雅的。因为原本孕妇和婴孩就是需要保护的群体,最好不要参加此类扫墓上坟的活动。

▲受“重男轻女”思想影响

有些地方不让孕妇和婴孩去参加扫墓活动,是因为他们觉得家中的男人才是扫墓的“主角”。孩子还小,可能会童言无忌地说出一些不合时宜的话来。

而孕妇则属于女性,并不重要,受到“重男轻女”这种思想的影响,他们认为家中所有重要活动的主角,是家中的成年男性。

还有更为离谱的说法认为,女性所烧的纸钱,已故的亲人无法收到,只有家中的成年男性所烧的纸钱,已故的亲人才能收到。

如果是出于这种“重男轻女”的思想,才让孕妇和婴孩不要参加扫墓活动,是非常不近人情的,也是非常荒谬的。

▲受清明时节的天气影响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清明时节的春雨,仍旧带着些冬天的寒意。有些地方之所以不让孕妇和婴孩上坟祭祖,和清明时节的阴雨天气有关。

孕妇和婴孩的抵抗力较差,在阴雨天气如果还要上山祭祖,很容易感染风寒,也容易因为湿滑的山路磕磕碰碰。

在这种阴雨天气,孕妇和婴孩最好的做法就是待在家中,由家中的别的成员代替上坟祭祖。其实,扫墓是对已逝的故人的一种追思的方式。

只要心意到达了,方式并不是唯一的。对于孕妇们来说,如果确实需要回乡祭祖,对以下几方面要多加注意。

首先孕妇们要确保上山路上的安全,在上山途中最好可以有人照看、搀扶。

另外,受清明天气的影响,孕妇们最好可以随身携带雨具、衣物,避免着凉。

除此之外,在祭祖的时候孕妇们的情绪也要保持平稳,不宜有大的波动。

写在最后

在清明节通过上坟扫墓等仪式来缅怀逝去的故人,是中国人历来的传统。像彤彤这样的孕妇们,想要参与到这个祭祖的活动中来的心情是可以理解的。

但是由于你们的身份特殊,尤其是有些孕妇已经到了孕晚期,大腹便便,行动不便,这时候,如果你们还要坚持去扫墓上坟,可能会有很大的危险。

现如今,“线上”祭祖的方式逐渐流行开来,孕妇们不妨可以试一试这种新式的祭祖方式。

(本文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0)
暂无评论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news@sydneytoday.com

电话: (03)9448 8479

联系邮箱: info@meltoday.com

友情链接: 华人找房 到家 今日支付Umall今日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