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06月17日 4.9°C-8.8°C
澳元 : 人民币=4.8
墨尔本
今日澳洲app下载
登录 注册

3个高收入家庭口述:我为什么带娃逃离国际学校?(组图)

23天前 来源: 一条 原文链接 评论1条

近两年互联网上常有调侃:

孩子念国际学校,

是中产破防的第一步。

一条在社交媒体上观察到这样一个趋势:

越来越多的中产家庭把孩子

从私立的国际或双语学校,转到公立学校,

学习体制内的九年义务教育课程。

但背后的因素,远不止“钱”这一项。

3个高收入家庭口述:我为什么带娃逃离国际学校?(组图) - 1

受访者Laura和女儿在幼儿园合影

中国大陆的国际学校收费在每年15万到30万不等,一个孩子从托班上到高中毕业,起码花掉200-300万,这不包括日后出国留学的费用

一条找到3位来自广州、河北和北京海淀的家长,

聊了聊她们的教育理念和选择。

Tina把娃从海南的国际学校转回内陆城市,

上体制内义务教育课程;

北京海淀的Laura和老公,

把孩子转到公立后每年省10多万,却后悔了;

广州的Kary半路发现孩子是读书的料,

果断转公立,娃从此成了一名“学霸”。

我们发现,当一个中产家庭做出教育选择,

和政策规则的变化有关,

和家庭财务状况、家长的教育审美有关,

更核心的是孩子逐渐展露出来的个人特质。

对于教育的选择,

也许没有一个标准答案。

编辑:张锐嘉

责编:陈子文

3个高收入家庭口述:我为什么带娃逃离国际学校?(组图) - 2

3个高收入家庭口述:我为什么带娃逃离国际学校?(组图) - 3

Kary一家四口,图片来源小红书@家有两只吞金兽

妈妈Kary,小学三年级,国际学校转公立学校,广州

我的大儿子2013年出生,去年夏天小学三年级的时候,从郊区的国际学校转回了市区内的公立学校。

我跟孩子的爸爸都不是学霸型父母,我们希望孩子压力小一些。家附近的公立学校又没有关系可以找,很难进,所以就想直接去国际学校吧,选了一家广东排名第二的国际学校。

读着读着发现小朋友还挺给力的,是可以让我鸡的那种娃,他有自驱力,我就意识到他是适合拼功课的。这时候我刚好生了二胎,在郊区总归不方便,就想给他转学到市区,机缘巧合进入一所区里面公立的Top 1。

3个高收入家庭口述:我为什么带娃逃离国际学校?(组图) - 4

转学的原因另一方面是,国际学校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轻松。

之前想象的国际学校就是快乐教育,轻轻松松考到世界前50的学校,真的读了才发现不是这样的,国际学校的学生和家长也是个顶个的卷,学校因为在郊区,我们家小孩是住宿,但很多住的近的家长放学还要带孩子去上培优班,我们就很担心孩子落下。你会发现读任何学校还是得父母努力呀,即使国际学校也一样。

我和老公是做抗衰老行业的,虽然收入方面没有明显减少,但疫情这几年的确影响了我们对收入的管理。之前觉得没事没关系,后来觉得哪怕再有钱,情愿多存一些钱,把钱攥在手里,这样安全感会强很多。我们对“花钱”这件事,变得更谨慎了。

比如之前的国际学校为了快乐学习,每天各种活动,上学的时间去插秧,真的不上课,现在就比较介意学到多少知识。现在转到公立学校后发现,公立学校成绩不错的孩子基本功都特别扎实,也是能有很优异的成绩单的。

我们家庭的收入是中产水平,就会在意我花了多少钱、就要有多少钱的效果,过于轻松的读书方式未来是不是真的可以往世界前50的学校进?但有些非常有钱的、开着宾利来接孩子的家长可能不那么在意这些,孩子能开心地成长就好。一方面他们自己没那么多时间管;另一方面他们对孩子拥有更强的托底能力。

3个高收入家庭口述:我为什么带娃逃离国际学校?(组图) - 5

我儿子属于非常“e”的人,所以在新学校也交到了很多朋友。我时常问他现在的学校开不开心?他说“开心啊”,因为现在的语文进步了很多,说他很想回到以前的学校。我说为什么?他说想让之前的同学知道自己现在的语文有多厉害。他很享受现在的学习节奏。

现在的公立跟我以前想象中的也不太一样,以前觉得公立给到小孩的就是填鸭式的教育,现在发现也没有啊,没有那么多死板的作业,老师真的是很用心,有时中午他都不吃饭就盯着当天交的作业,改完才能回家,减轻了我们家长很多负担;而且很难想象公立学校还会教网球、棒球,还有高尔夫,可能放眼整个广州也是极少数。

当然,家长自己的意识也很重要。我平时会很留意关注儿子的情绪,关注他内心想要什么,我喜欢跟老公去探讨,我们这样的教育是不是对的,之前用的那套方案好像最近不太行哦,我们是不是要调整一下?

3个高收入家庭口述:我为什么带娃逃离国际学校?(组图) - 6

精英们相信自己靠“天分”和“实力”赢得了一切

揭示精英教育如何复制阶层的韩剧《天空之城》

我和老公都是读职中出来的,他是我学长,所以我们都是在身边的圈子找对象,当然不是说我们互相找错了人,结婚十几年了,我们到现在出门还是会十指紧扣,每年有两次单独的出国旅游,但我们意识到如果我可以给小孩子不一样的起点,是不是他就会有很多的选择?如果他看得更高,我相信他在遇到另一半的时候、在做事业选择的时候,也会有更高的眼界。

3个高收入家庭口述:我为什么带娃逃离国际学校?(组图) - 7

3个高收入家庭口述:我为什么带娃逃离国际学校?(组图) - 8

国际幼儿园的夏令营,Tina女儿和朋友们一起做作业

图片来源小红书@温蒂和二猫

妈妈Tina,小学3年级,国际学校转为私立体制内课程,河北

2022年女儿9岁,读小学三年级的时候,我们把她从海南的国际学校,接回了河北,上体制内9年义务教育的课程,由此我真正体会到中国义务教育的优势:基本功非常扎实。

2016年,我和先生在海南买了套房,投资之外,也是因为当时女儿3岁,正到了上幼儿园的年纪,当时买的小区建设了一个配套的K12国际学校(提供幼儿园一直到高中的教育服务),我们想着她可以在一个更好的自然环境中成长。

我和先生之前一直在银行工作,平时生活在河北,女儿到海南上幼儿园后,主要由爷爷奶奶照看。慢慢地,她一路上学到了小学三年级期间,我辞职去到海南,陪伴她的生活和学习,也入职了她的学校,在行政岗工作了两年,因此我也对国际学校的内部运转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如今女儿转学也有2年了,她现在念的这所小学,上的课都是体制内的9年义务教育的课程,不过是一所私立的学校。河北的公立学校管理很严,我怕她跟不上,毕竟她三年级前没系过红领巾,连少先队歌都不知道是什么,所以我们折中选了教学体制内课程的私立学校。

转回体制内学习这个决定,家庭内部是反反复复讨论,我们从几个方面评估了转学的利弊。

3个高收入家庭口述:我为什么带娃逃离国际学校?(组图) - 9

国际学校的好处有很多,首先是语言环境,女儿现在英语口语相当于雅思6分的水平;眼界方面,国际学校的老师和课程着重在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国际学校相比起公立学校,也很擅长培养孩子独立思考的能力。

但国际学校的问题也很多。女儿当时在国际学校的20多个同学几乎都转走了,现在可能只剩三四个了。

首先师资资源不稳定,以我们之前在海南读的国际学校为例,一个外教在一个学校工作2年已经算是老员工了,大部分老师都是一年就走,实现加薪或者升值,导致孩子每年都在适应新的老师和风格。而老师的个人能力对启蒙阶段的孩子又尤为重要,甚至可能影响他们一生对于一个学科的兴趣。

从同学角度,我们原本以为国际学校的家长高知人群居多,后来发现其实很多家长有财力,但素质欠佳,不少孩子产生了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

费用上,之前在国际学校,幼儿园阶段的学费是每年10万,小学每年20万,现在的学校每年3万多。虽然我们家的情况是财务相对自由,但我身边很多转到公立学校的学生,都是因为疫情之后家庭收入不佳让他们不得不考虑学费的问题。

当然还有政策规则的影响。2021年国家开始施行双减政策,私立学校的约束也变多了,之前国际学校只需要学剑桥课程(A-LEVEL)或者美国那套课程(AP)就可以,现在国际学校的学生也要参加统考,就变成了两套课程并行。但孩子的时间和精力有限,往往导致两套课程都没学好,最后变成四不像。我身边很多离开国际学校的孩子,除了因为中产返贫、觉得学费太贵之外,大概就是因为这个规则变化了。

3个高收入家庭口述:我为什么带娃逃离国际学校?(组图) - 10

美国顶尖中学的马术课

纪录片《世界的孩子:我在美国读高中》

我一直跟朋友说一句话:以始为终。在教育孩子的路上,你的终极目标是什么?对于女儿的教育,我们没有要求她未来一定要去国外上名校,也不排斥高考。我们对小孩的要求就是找到自己喜欢的事情。因为我的人生有一个遗憾是没有自己的爱好,当时我的成长环境不允许我有。

我还挺意外小朋友现在适应得很好,现在的老师没有传统公立学校那么大的压力,整体教学氛围也比较轻松,每天都在跟家长沟通,有没有适应、同学相处怎么样。女儿问我,为什么不早点让她回来。

她现在热爱写作,喜欢画画,未来的梦想就是想出一本书,还想当游泳教练,说等挣了钱然后出书,就在自己那个逻辑里自洽,还挺有意思的。

3个高收入家庭口述:我为什么带娃逃离国际学校?(组图) - 11

深圳的公立幼儿园改造,改造后环境优美舒适

很多人会觉得中国的教育太应试了,我认为这其中的家庭教育其实很重要。如果家长也觉得这些课程太机械,为什么要让孩子背课文、背诗?只会觉得学这些没有意义,是对时间的一种消磨。与其这样,不如试试去体会课程设计者的初衷。

拿语文为例,比如春天就是学春天的诗,立夏就学荷塘,学习的内容跟气候、季节都有关系,可以让孩子感同身受;国际课程学圣诞节,或者墨西哥的某个节日也好,孩子体会不到,跟他们的生活是割裂的。更不用说数学的扎实程度了。

只是到了高中阶段,应试教育可能的确容易让思维固化,但至于那时候怎么样,就到时候再说。毕竟我们规划的每件事情后来都没有按照设想去走,现在就想过好当下。

3个高收入家庭口述:我为什么带娃逃离国际学校?(组图) - 12

3个高收入家庭口述:我为什么带娃逃离国际学校?(组图) - 13

Laura在女儿的幼儿园讲故事

图片来源小红书@La petite Fleur Rouge

妈妈Laura,幼儿园转学,私立学校转公立、后又转私立,北京海淀

我从小就在北京海淀长大,后来在加拿大待了十年时间,目前和老公在国内生活发展。

去年我把孩子从私立的托班转到公立的小学,但我很快就后悔了。

其实转到公立的原因很简单,就是认可公立学校的教育。我从小是一水海淀公立学校出来的,中学是六小强(北京六小强特指海淀区六所重点中学,分别是人大附中、北大附中、清华附中、首师大附中、101中学、十一学校)。我记得上学的时候也没怎么补过课,但也都学明白了,学校的老师非常负责任。后来我去了加拿大读书,想着孩子以后哪怕是要出国,六小强国际部肯定要远超哪怕顶尖私立校,这是毫无疑问的。

3个高收入家庭口述:我为什么带娃逃离国际学校?(组图) - 14

3个高收入家庭口述:我为什么带娃逃离国际学校?(组图) - 15

Laura女儿在加拿大

可从我的体验来看,公立学校有很多不适合我女儿的地方。

首先孩子在加拿大的环境出生成长,还是偏西方自由式的,我们转学的公立学校可能甚至从来没收过外籍小孩,所以小孩进去之后很不适应。

我家孩子特别擅长表达自己,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坚定乐观,做错了她也觉得没关系,她说下次尽力做好就行——这是我觉得非常好的状态。公立的小孩在我看来可能没那么勇敢地探索世界,老师也没有那么鼓励。

另外公立的老师相对较少,不光要教课,还要应付很多行政工作,比如各种检查和会议,而陪伴可能是幼儿园小朋友最需要的东西。

最后,我们又转回了私立学校。

3个高收入家庭口述:我为什么带娃逃离国际学校?(组图) - 16

但公立幼儿园有一个无法抗拒的优点,就是便宜,一个月学费1000左右,而私立一个月将近两万,一年能省十来万。

我算了一下我们家家庭开支,真挺吓人的。孩子生活费学费至少2万一个月,我们请了阿姨一万多,每年寒暑假出去玩,到大连、海南呆俩月全是钱,养孩子的花销真是打不住。

我老公之前在制造业,原本在加拿大有一份稳定的工作,但国内的机会给了他更高的薪水,我们就回国了,我也放弃了枫叶卡。现在基本是孩子他爸在赚钱,生老大的时候我们对钱毫无概念,前段时间老二出生的时候,我就明显感觉到他爸的压力,比生老大的时候大很多。

3个高收入家庭口述:我为什么带娃逃离国际学校?(组图) - 17

其实国外更好的教育是私立学校,进去之后一样要补课,竞争方面他们相对透明一些,但还是有类似校友的孩子优先原则,一样要拼资源。教育这个东西,其实大同小异,反而二代移民在身份认同上会比我们一代移民更矛盾和挣扎。

我对孩子没有很物质的期望,一定要上什么大学,相比起识字、打球这样的技能,我觉得最重要的是培养他们的心态,面对问题坚韧不拔的态度和坚定的内心。表面上我可能让孩子学钢琴,但其实我希望他把弹钢琴作为一个目标,去实现。

像我们孩子这一代人口也没那么多了,竞争相对没那么激烈,物质上的生活应该不是她们生活的重点,反而是拼精神层面的追求,这是更难的。对他们来说最大的挑战可能是如何快乐坚定地活下去,并且找到一生挚爱,这个远比我们这代人买房买车的成就感,要来得更不容易。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1)
Sevon
Sevon 23天前 回复
很多中产家庭面临着选择将孩子从私立转到公立学校的困境。有的家长担心私立学校的高昂费用,有的家长不认可公立学校的教育质量。但转学的原因不仅是因为金钱问题,还和政策变化、家长教育理念及孩子的个人特点有关。所以教育的选择并没有一个标准答案,家长们需要根据自己的情况做出决策。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news@sydneytoday.com

电话: (03)9448 8479

联系邮箱: info@meltoday.com

友情链接: 华人找房 到家 今日支付Umall今日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