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06月24日 8.9°C-11.8°C
澳元 : 人民币=4.82
墨尔本
今日澳洲app下载
登录 注册

熊猫“丫丫”遭遇的延伸思考——动物需要怎样的家?

2023-04-16 来源: 搜狐宠物 原文链接 评论0条

熊猫“丫丫”遭遇的延伸思考——动物需要怎样的家?

“旅美大熊猫‘丫丫’”事件

自从旅美大熊猫“乐乐”2月离世,旅美大熊猫“丫丫”的生活状况也一直备受关注。随着旅美大熊猫“丫丫”合同于4月7日到期,中国民众对“丫丫”的归期和生活情况也愈发关心。消息称,“丫丫”将由中美团队共同照料至月底,上月30日,北京动物园也表示,他们对“丫丫”回国后的饲养场地、医疗保证等工作已做好方案。

但“丫丫”事件的暴露也让许多人禁不住发问,为何濒危动物的在园生存环境如此恶劣?或许“丫丫”所处的孟菲斯动物园的管理问题是导火索之一,恶劣的生存环境更加重了“丫丫”的身心健康问题,满是落叶与污垢的饮水池,难以下咽的老竹竿,“丫丫”的经历或许也在给人类敲响警钟,更加引人深思,我们究竟能给动物们提供怎样的家园?

如今随着人们对于动物保护意识的不断提高,建筑师也发挥所能,通过造景营造融于自然的氛围,用设计拉近人与动物的关系,建造属于动物们的温馨居所。远在中东的大熊猫“四海”和“京京”就住上了卡塔尔的3.6亿“高级豪宅”,与当地炎热的沙漠气候相比,馆内气温十分“巴适”。空调与加湿系统都能精确控制适合熊猫生活的温度和湿度,并模拟四季变化,而在熊猫花园内部还有一个恒温温泉水池,供它们随时玩乐泡澡。有趣的是,目前两只大熊猫还只能听懂四川话,为了更好地照顾它们,当地饲养员也开始努力学习四川话。饮食方面,除了最基础的新鲜竹子外,还有各类小食,红萝卜、雪梨、窝窝头等等。短短时间里,熊猫们平均胖了6斤!

“大象世界”

Kui族村

泰国

据统计,世界上只有不到40000头亚洲象,其中还有60%在丛林中游荡。但它们80%的栖息地却都被人类占据。依赖于森林环境生活的大象也只能开始流离失所。为了将大象带回到它们曾经赖以生存的土地上,泰国政府开设了一个名为“大象世界”的项目。这个项目基地是一片干旱的高地,距离河流4公里。

第一个显眼的建筑体就是一片宽广的文化空间,这里可举办娱乐、文化活动和人类以及大象的宗教仪式。为了给生活在这里的200头大象提供水,设计师还在庭院旁边挖了一个雨水收集池,而挖出的8500立方米土壤变成了6个土堆,将庭院的三侧进行了围合,并将第四侧留空,以给大象和来访者提供合适的入口空间。

而在文化庭院旁,这座远远望去似乎从地面发芽生长出来一样的红砖观景塔也是一道别样的风景线,通常人们总会立刻冲到塔顶,但这里的每一层都为游客提供了不同的景观视角,特别的是,位于顶楼的五楼还有播种的功能,由于开放塔顶风大,种子就会随之被大风带走。

此外,大象世界里还有一座由480万片传统手工制作的粘土砖砌成的大象博物馆帮助库伊族人和大象重回他们的故乡,并确保适合大象的生活环境。建筑师也希望通过这个项目去表达族人与大象间血浓于水的感情联结,以及对动物虐待行为的谴责。

南极企鹅

╱ Penguin Protection System ╱

近些年,全球气候变暖问题严重,南极气温上升,冰层融化,居住在那里的帝企鹅们,生存空间也越来越小。气候变化正在加速走向灾难,2020年最高气温曾高达约20摄氏度,很多企鹅甚至已经连续三年多,无法养育出幼雏了。不仅住的环境变差了,连吃的食物也面临各种问题。据科学家说随着冰雪融化,南极帝企鹅将面临着灭绝的风险。

为此,伊朗的建筑师萨贾德设计了一个开创性的构想,称之为“企鹅保护系统”计划,希望帮助企鹅建房子,拯救危在旦夕的它们。计划是以爱斯基摩人居住的冰屋建筑为灵感,通过帝企鹅喜欢抱团取暖睡觉的习性为基础,设计的一个立体水上小屋。

企鹅池

英国 伦敦动物园

在现代建筑史上,就有一件堪称经典为企鹅设计的作品。这是流亡英国的俄裔设计师伯托尔德·路贝特金于1934年设计的企鹅池,他也是英国现代主义运动的先驱。企鹅池虽然面积不大,但企鹅们用以嬉戏玩耍的两条互相缠绕的混凝土双螺旋坡道却构成了这里的点睛之笔,轻盈优美,极具现代感,并且充分适应了企鹅“迈不开步”的特点。

✦Cuadra San Cristóbal

粉红马厩别墅

1967年,墨西哥著名建筑师路易斯·巴拉干也曾为动物设计过一个别致的家园,这座马厩加别墅的组合建筑映入眼帘的就是粉白相间的色块拼接设计,建筑师将马活动的区域设为粉色,人生活的区域为白色。马厩完全按照马的生活需求所设计。房屋、马、延展的水面和独特的墙体交织在一起,形成独特微妙且梦境一般的绝美景观。

狐猴树屋——墨尔本

栖息在马达加斯加丛林里的环尾狐猴也是一种濒临灭绝的珍稀野生保护动物。墨尔本动物园为了让这种美丽的生物能够更好地适应新环境,也为它们打造了一个拥有高景观漫步道的狐猴馆,让游人和狐猴之间有一个近距离又私密的互动空间。

这些如同“豆荚”一般的树屋灵感来源于狐猴生活的热带雨林,它们簇拥在一起,没有一个是完全一样的,黑色的钢架结构与藤条组成的墙壁让空间像“气闸”一样通透,同时也提供了人们参与思考保护这片区域的机会。

荷兰

T JI“鸟蛋”鸟屋

对于动物的生活习性,人类一直有着极大的研究兴趣。为此,还特意建造了许多有趣的建筑。这个蛋形鸟类观测站位于荷兰哈灵水道边,观鸟屋是根据白嘴端凤头燕鸥的鸟蛋形状而建造在沙巢上的,就像天然的鸟巢一样。虽然这个观鸟屋是临时建筑,但它能够全部被回收再利用,使人与自然的关系变得更亲近,从而成为彼此世界里的一部分。

蛇形树屋

鸟类习惯把家安在树上,不仅是因为它们能够飞翔。隐蔽、相对安全的环境是巢穴的必要条件。人类也逐渐把家建在了树上,顾名思义,树屋就是建在树上的房子。住在里面的人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热爱大自然,想要独享整一片森林的美好。

葡萄牙建筑师路易斯安德雷德从小就幻想着有一个属于自己的树屋,但他拒绝典型刻板的树屋形象。他设计的树屋犹如穿梭在树林间的蛇,非常自然地潜伏在地形中,想要做到建筑与环境共同生存。与此同时,建筑师安德雷德也要把这样的树屋模块化,让不同形状的树屋适应不同的场所和气候,这样的趋势或将被更多森林公园以及环保建筑师所青睐。

鸟类友好建筑

爱克瓦大厦

而城市中的鸟类,也是在设计建筑时所需考虑的。城市高楼对鸟类的伤害一直是研究者关注的话题。据统计,每年约有7.5亿只鸟因为飞入玻璃幕墙而死亡,因为它们很难将玻璃幕墙中的倒影与真实的天空区分开来。

数字建筑

阿卜杜拉国王石油研究中心

早在公元4世纪的古希腊,哲学家帕珀斯便认为,蜜蜂被上帝赋予了“某种几何方面的先见之明”。提起蜂房,我们或许知道,它是由无数大小相同的正六边形房孔组成,房孔之间只隔着一堵蜡制的墙。令人惊讶的是,在这样的房孔内,足足上万只蜜蜂既不会有多余的空间,也不会感到拥挤。而这样的建造奇观,恰是正六边形赋予的奥秘。

而在人类建造过程中,这种形状的建筑结构密合度高、可使用空间大、所需材料也最节省,自然成为了设计者们的青睐之选。因此,智慧的人类通过对蜜蜂建造诀窍的习得,也创造出了深受世人喜爱的“六边形”数字建筑——阿卜杜拉国王石油研究中心。

瓦伦西亚艺术科学城

而大自然带给建筑师们的各类灵感元素在卡拉特拉瓦的作品中也体现得淋漓尽致。他认为,美能由建筑力学结构表达出来,而大自然之中,飞鸟鱼虫美丽的形态,同时也有着惊人的力学效率。所以他常常在大自然中寻找设计灵感。

20世纪90年代。卡拉特拉瓦就给西班牙瓦伦西亚建造了一个庞大震撼的建筑群,艺术科学城总占地面积35万平方米。包括天文馆。科学宫、艺术宫、海洋公园、植物园等。而艺术科学城里最大的建筑艺术宫,也被称为朋克鱼,它的设计灵感就来自于大自然生物。

与此同时,还有这座犹如巨型鲸鱼骨骸的菲利佩王子科学博物馆建筑。

编辑:陈小曼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0)
暂无评论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news@sydneytoday.com

电话: (03)9448 8479

联系邮箱: info@meltoday.com

友情链接: 华人找房 到家 今日支付Umall今日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