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06月30日 6.8°C-8.8°C
澳元 : 人民币=4.86
墨尔本
今日澳洲app下载
登录 注册

祖辈和父辈带娃有冲突?这里有几招 | 代际联合教养

2022-01-08 来源: 壹心理 原文链接 评论0条

代际联合教养并非尽善尽美,为了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还须尽量规避祖辈父辈两代人之间的冲突。希望本篇文章能带给你一定的启发~

寒假将至,放假的孩子们将由谁来照看?不少双职工家庭会请祖辈来帮忙。我们在上一篇推文“祖辈帮忙带娃,对孩子的发展到底好还是不好”中提到,祖辈参与照顾孩子,总体上不会对孩子的社会适应能力产生不良影响。

但在祖辈、父辈联合抚养孩子的代际联合教养家庭中,祖辈和父辈难免会产生一些矛盾乃至冲突。研究表明,祖辈和父母在共同养育孩子的过程中,往往会在起居饮食、教育观念等方面存在分歧,且这种冲突比只有父母抚养孩子时出现得更多(Buckingham-Howes, Oberlander, Hurley, Fitzmaurice, & Black, 2011; 石翎, 2012)。

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在祖辈和父辈一起带娃的过程中,容易产生哪些冲突?产生这些冲突的原因又有哪些?更重要的是,有哪些方法可以减少养育过程中的冲突。

01

代际联合教养中容易出现哪些冲突?

教育理念冲突

有关家长对幼儿成长和教育看法的调查显示,祖辈更关注幼儿的体质,父辈更重视幼儿的品德和性格,更多地对幼儿进行性格培养和品德教育(许颖, 孙巧锋, 2017)。

带娃的祖辈们容易忽视对孩子早期的智力开发,觉得“以前我养孩子时哪有那么多益智玩具,哪用上什么早教班?丢到大自然里撒野,亲近自然还省钱”……

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宝爸宝妈们更意识到早教的重要性,而且更担心自家宝贝落后于同龄的孩子:

“如果不让孩子接受早教,刚上幼儿园或小学时,别的孩子已经有基础了,他还啥也不懂,就和别人有了第一个差距,往后的差距岂不是会越来越大?”

“孩子的专注力、创造力、人际交往能力等‘软实力’要从小培养好,这样对长远的发展都有好处”

……

俗话说“3岁看大”,在内卷到“卷孩子”的时代,年轻家长们希望孩子从小把各种能力培养好,以后的日子才会过得更好。相比之下,祖辈的文化程度和教育意识与父辈存在较大差异,因而当他们来带孩子时,容易与宝爸宝妈们在抚养孩子的教育理念上产生分歧(石翎, 2012)。

抚养观念冲突

一般而言,祖辈在抚养过程中分工多为陪伴者的角色,父辈在孩子成长过程中更多的是承担教育者的角色,因此,这种角色差异造成了抚养观念的冲突。“孙子是我延续的根”,祖辈疼爱孙子甚至超过了孩子的亲爸亲妈,这种现象被叫作“隔代亲”,一边是宝爸宝妈只满足孩子合理的需求,在孩子犯错时进行严厉管教;一边是爱孙心切的祖辈对孩子“捧在手里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甚至是无论孩子要什么,祖辈都能第一时间满足的无条件溺爱。这种抚养观念上的冲突也是教养矛盾产生的源头,它通过引发外在抚养行为冲突的方式影响孩子发展、危害家庭和谐。

其实不只是在代际间,夫妻之间亦会存在抚养观念的差异:“严父慈母”、“猫爸虎妈”等情况并不少见。毕竟,每个人的价值观和看待事物的方式都不同,在抚养观念上存在差异是正常的现象。尽管在抚养观念上不同家庭成员有不同的看法,家长们仍需要在尊重、理解彼此差异的基础上展开教养行为,减少针锋相对的行为冲突。

抚养行为冲突

祖辈在带娃时,由于部分经验的过时落后,容易做出一些宝爸宝妈们极力反对的抚养行为,例如:

“宝宝还没满一岁,我妈就给它把尿,说了多少次都不听!”

“我家奶奶怕宝宝吃饭掉得遍地,总喜欢直接喂宝宝,破坏了我培养孩子独立性的大计”

……

此外,祖辈来帮忙带娃,还经常会出现和宝爸宝妈“唱红白脸”的情况。在孩子犯错或出现其他矛盾时,宝爸宝妈对孩子严厉管教,而祖辈却宠着、护着孩子。这种抚养行为上的不一致,容易导致孩子价值观错乱,出现更多的问题行为(王燕, 钱怡明, 李皓燕, 王素芳, 陈斌斌, 2018)。

以上只是罗列出在代际联合教养家庭中几种常见的冲突类型。在一日日同柴米油盐酱醋茶打交道的过程中,从“吃什么有营养”到“怎么教才有道理”,从“放养更好”到“圈养更行”,祖辈与父辈难免还会产生其他各类的冲突。

在共同养育孩子时祖辈与父辈的冲突越多,孩子越容易出现情绪问题、品行问题和同伴交往问题,而且比起父母之间的冲突,祖辈和父辈之间的代际冲突行为,与孩子的各类问题行为关系更密切。即,代际教养行为上的差异越大,孩子行为与情绪问题越多、能力越低 (王燕等, 2018;江永强, 2021)。

可见,尽管祖辈帮忙带娃,在总体上不会对孩子的社会适应能力产生不良影响,但如果祖辈和父辈的冲突过多过大,还是不利于孩子发展的。

比起父母带娃时的冲突,代际之间的冲突似乎来得更多、更强烈,这是为什么呢?

02

为什么祖辈和父辈会存在冲突?

祖辈和父辈在抚养孩子时存在教养观念和行为上的冲突,背后有着理论的支持:

依据社会变迁与人类发展理论,社会文化、时代背景等环境因素均会对人们的生活产生影响。在该理论中,国家或群体都在不同程度上从礼俗社会(Gemeinschaft)变迁到法理社会(Gesellschaft)。

礼俗社会由规模较小的农村社群组成,社会成员的受教育水平偏低,生产技术较低,劳动分工简单。法理社会以规模较大的城市人口为主要特征,社会成员的受教育水平较高,生产方式先进,劳动分工高度分化。

祖辈和父辈在经济、人口、社会等方面有着不同的成长背景。例如出生在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祖辈,和生于改革开放前后的父辈,所经历的社会经济背景存在较大差异,这种差异更容易让两代人在育儿观念和行为方式上出现分歧。例如一项研究表明,随着时代发展,与祖辈相比,父辈在教养方式上更尊重和鼓励孩子发展的自主性(Zhou, Yiu, Wu, & Greenfield, 2018)。

此外,根据家庭系统理论和共同养育模型,祖辈的加入增加了祖孙子系统、共同养育子系统等多个家庭子系统,子系统间的关系和相互作用更为复杂,所以祖辈和父辈更容易产生出现教养观念和行为上的分歧。

03

如何减少代际联合教养中的冲突?

在代际联合教养家庭中,尽管祖辈和父辈的冲突不可避免,但对冲突采用积极的应对方式将有助于家庭的和谐发展。以下将分享一些减少代际冲突的方法。

面对冲突,建议祖辈与父辈:

相互理解、彼此尊重。祖辈在育孙的过程中会出现波动的心理状态,如产生疲惫枯竭感、感到有压力或郁闷低落等情绪。父辈要理解祖辈在照顾孙辈时的难处,感恩他们的付出,尊重他们的教养观点与方法。而祖辈也要尊重父辈的想法,意识到父辈在文化素质、思想观念上随时代的变化,理解他们采取特定教养方式的原因。祖辈应避免在表面上和父辈达成“统一战线”,在背后却过度满足和宠溺孩子,这样会让孩子陷入奖惩不一致、原则性问题界限不清晰等认知混乱(戚海燕, 2011)。

积极沟通。祖辈和父辈在出现分歧时,要先冷静下来,主动交流各自对教养孩子的想法,了解彼此教养行为背后的原因,并讨论决定哪种方式最适合孩子健康成长。耐心有效地沟通,提出建设性的方法和可操作的建议,可以促进祖辈和父辈之间相互理解,形成统一的家庭价值观(付瑶, 2018)。

协商规则。祖辈和父辈可以通过协商设置一些家庭规则,如在发生冲突时不当着孩子的面进行争执、不把儿童卷入到冲突中等等。提前协商和设定规则,可以让祖辈与父辈在发生冲突后用理性、适当的方式来解决(王瑞晴, 2019)。

此外,对父辈来说,父母之间需要增强合作。比起祖辈和父辈的关系,父母双方的关系在家庭内部处于核心位置,对孩子的发展更为重要。父母间积极交流、紧密合作,在观念和立场上尽量保持一致,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家庭的整体氛围,从而影响孩子的社会行为表现(王燕等, 2018)。

对祖辈来说,应明确“父母主导”的观念。在代际联合教养家庭中,尽管祖辈帮忙照顾孩子,父辈仍在教养中占据主导地位。祖辈应树立在家庭教育以孩子父母为主导的观念,在适当的时候辅助父母,而不与父辈抢夺孩子的教养权(邢淑芬, 梁熙, 岳建宏, 王争艳, 2016)。

《幸福祖辈的心健康》这本书,关注了祖辈在育孙过程中常见的心理问题,并介绍了祖辈可以如何调适心理状态、处理好与父辈和孩子的关系、实现自身的精神需求。我们在这里推荐给家长们,希望你们能通过此书,更全面地了解祖辈与父辈联合抚养孩子的幸福秘诀。

祖辈和父辈带娃有冲突?这里有几招 | 代际联合教养 - 1

随着“双减”政策的贯彻落实,家庭教育愈加得到人们的重视。正如上文所介绍的,尽管祖辈和父辈在共同养育孩子时难免会遇到冲突,在了解常见的冲突类型及背后的原因后,我们鼓励祖辈和父辈采用多种方式减少冲突,并协同起来——通过一起开展丰富多样的家庭教育活动,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鼓励孩子德、智、体、美、劳全方面地发展,共同为孩子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祖辈和父辈带娃有冲突?这里有几招 | 代际联合教养 - 2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0)
暂无评论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news@sydneytoday.com

电话: (03)9448 8479

联系邮箱: info@meltoday.com

友情链接: 华人找房 到家 今日支付Umall今日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