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06月03日 7.7°C-10.9°C
澳元 : 人民币=4.83
墨尔本
今日澳洲app下载
登录 注册

栽在粉色内卷上,车企们挨锤不冤

2021-10-26 来源: 36氪 原文链接 评论0条

提到粉色,你会想到什么?

9月17日,苹果新款iPhone13在各大电商平台开售几分钟内,苹果官网就出现了网页卡顿,很多网友都连网页都打不开,开售热度远超预期。其中第一批粉色款不到3分钟就被抢空,直接上了热搜,而根据京东的数据显示,在卖出的iPhone 13系列手机中,购买粉色iPhone 13的用户近60%男生,女性用户只有40%,于是不少网友评论:“库克真是太了解男性用户的喜好了!”

栽在粉色内卷上,车企们挨锤不冤 - 1

这小小的现象,可以看出如今粉色并非就等同于女生的身份标签色,但现在却有很多的营销现象,不断地强化着“女生就一定喜欢粉色”、“只要产品变成粉色,女生就会买买买”的概念,将“产品+粉色”变成了掌握女生流量密码的万能公式。

在车圈也是如此,小智妹试着在网上搜索“适合女孩子车”的图片,网页基本就瞬间变成红色或者粉色的海洋,在过去成都车展上主打懂得的女性需求的车企,依旧是首推粉色车型,不约而同将粉色营销做到极致,却忽略了女性的真实需求。

栽在粉色内卷上,车企们挨锤不冤 - 2

01、车企沉迷粉色内卷,危险了

国内车企看到了五菱宏光MINIEV和欧拉系列的女性销量后,也纷纷入局打算在女性市场分一杯羹,正如哪吒V的樱空小魔女,整车外观的以浅粉渐变进行美化,配合红色拉花设计。

栽在粉色内卷上,车企们挨锤不冤 - 3

荣威科莱威CLEVER,整车的方向盘、座椅、出风口、甚至手刹等都直接变成粉红色,由里粉到外,可谓是粉极了。

车企或许觉得这车可爱极了,但小智妹问了身边的猪猪女孩,纷纷表示,“哭了,实在是不忍直视。”

栽在粉色内卷上,车企们挨锤不冤 - 4

放眼车圈,不难发现现在粉色的车型也开始内卷了,车企们还觉得只有颜色可不够。细数在成都车展成功出圈的当属于新款奇瑞小蚂蚁女王的梳妆台,厂家很“贴心”,为了方便各位女王随时保持美美的,车后备箱直接放了个梳妆台。

然而,这样设计女生看了也不想打开后备箱,是想让女王坐颠簸的路上化妆还是众目睽睽站在后备箱前站着化妆?另外个角度来看,这后备箱已经失去了其原有的功能,没得置放东西,而且发生意外时这些瓶瓶罐罐都将成为伤人的利器。

栽在粉色内卷上,车企们挨锤不冤 - 5

有不少车型运用了部分女性喜爱的粉色和软萌造型,成功营造了个性化,这种只是短暂的表面功夫,并非直达女性需求。太多品牌都没能明白,简单增加几种独特颜色就敷衍了女性消费者的需求,分分钟要“翻车”。

在女性驾驶上,想要赢得长久的市场,着力点在于出行需求场景的贴切满足,内在的细致观察,并非只靠外观造型和颜色就能一劳永逸的。

就以车型命名来说,绝大部分车企都喜欢用车系列加序列号,例如红旗HS5、北汽新能源LITE-R300等等,事实上很多女性反馈这些冗长而冰冷的车名,就好像男性在分辨口红色号,过目就忘,就不如直接是“芭蕾猫”、“樱桃猫”,具备感性画面而又记忆点,产品和用户保持在一个沟通频次,才能切身理解用户的需求。

栽在粉色内卷上,车企们挨锤不冤 - 6

在部分传统的男性视角下,女生被默认不懂机械性能,指标参数不敏感,连维修保养的概念也没有,而改变车身颜值对女性消费者会奏效是在于只符合了女性购车清单中的一栏,但所有需求都没有被重视的时候,只能退而求其次选择了外观一栏。

在4S店小智妹曾经看到这样一幕,一位年轻女性在购车时,手上带着自己出发前列举的功能清单,只有满足纸上这必要的要求时才会购买,一旦没有达到,在预算可控的情况下就考虑下一款车了,汽车的综合实力均衡女性也重视,反倒是男性购车,并不会在意车型明显短板。

栽在粉色内卷上,车企们挨锤不冤 - 7

喜欢钻研汽车性能,分析参数,探究机械驱动也是有女性用户关心。“我也会对比不同车型的参数,好看的外表如果里面的硬件都有问题的话,那不等于买了个潜在的危险品。”,小智妹在4S店随机采访的女性用户如此回答到。

由此不难发现,在未来的日子,车企们如果继续沉迷于粉色内卷,女性生活场景的功能堆积,不去倾听女性用户的细致需求,那可能就会被女性的用户所抛弃。

02、女性购买力暴涨,车辆安全却掉队

据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发布的《2020女性汽车用户洞察报告》女性汽车用户在2020年2月至10月,增长64%。短短的几年内,豪车的消费格局有了翻天的变化,2015—2020年女性对豪车市场的贡献率从原来的27%飙升至50%,实打实撑起了半边天。

栽在粉色内卷上,车企们挨锤不冤 - 8

在新能源电动汽车市场上,女性用户贡献的销量更是乘风破浪,2018年—2020年由40%逼近70%,像特斯拉Model 3、五菱宏光NIMIEV、欧拉黑猫等快速崛起的新能源车,也是如此。

仔细想想,这需求的增长也是有原因的,国家二、三胎政策涌现,原本家庭的第一辆车需求已经无法满足出行人数,例如五口以上的家庭,只有一辆车显示是不够的,于是第二辆车就开始进入选择。

栽在粉色内卷上,车企们挨锤不冤 - 9

同时对于有孩子的家庭而言,妈妈的一天除了上下班,还要接送孩子上学,短距离出行需求更加强烈,此时家庭的新车考虑重点基本就转移到了女性的主导上,这便释放出来强大的购买力,以至于不少车企直接将新车型的购买群体就定位在了女性消费者上,都明白一个道理:女性车主代表则了未来的增量市场。

另外,如今有经济能力的女性越来越多,可支配的财富变多了,品质生活的追求浓烈,花十来万买一辆电动车,过几年再换掉也不是很困难的事情。女车主以往考取驾照的主力以男性居多,现在除了女大学生,职场lady,甚至是临近五十六十的退休阿姨考驾照都是正常不过。

然而,尽管女性汽车产品在销售量成绩喜人,但这并不能完全打消女性消费者的购买疑虑,在车企们的颜值炮轰之下,也不能掩盖产品力有限的问题,日益暴露了。

栽在粉色内卷上,车企们挨锤不冤 - 10

今年的2月23日,在河北秦皇岛发生了一起严重的交通事故,一辆在对向车道内正常行驶的五菱宏光MINI EV与逆行的奥迪A4发生碰撞,宏光MINI EV车头损毁严重,A柱严重变形,现场情况惨烈,且由于没有气囊保护,加剧了车内人员所受的伤害,最终事故造成车内母女二人抢救无效身亡,而奥迪车内安全气囊、气帘全部弹开,车身基本完好,人员则是有不同程度的受伤。

据官方介绍,宏光MINI EV的90后车主占比达到72%,女性车主占比达到了60%。令人诧异的是,2020款的宏观MINIEV全系均不配备安全气囊,标配编织座椅,中控和方向盘塑料感十足,“五菱少女”带火了这款车,但也是埋下了严重的安全隐患,后来五菱推出了可以加装安全气囊的版本,但得额外加钱,让原本属于出行正常标配的生命配置,变成了加钱才可以。

栽在粉色内卷上,车企们挨锤不冤 - 11

当然,五菱宏光MINI EV并非个例,因质量问题被诟病的还有长城的欧拉系列,在小红书上不少女车主就分享了自己的“脆皮猫”日记,有在充电时被后车撞下防撞带的,也有在等红绿灯时不小心碰上而导致整个前脸裂开的,事故原因不同,但唯一让车主有共鸣的就是“车太脆了”。

栽在粉色内卷上,车企们挨锤不冤 - 12

除了车身质量问题,今年7月份,太原市欧拉iQ的运营车辆在充电过程中先后发生的多起自燃的事件,令当地部分充电站谈欧拉色变,直接禁止欧拉车主在在充电时不得离开车辆。

对于该类事件的发生,欧拉厂家给出的回应也只是提出对车辆进行软件升级,并且作出700元作为运营补偿,所谓的软件“升级”,实质是限制充电量和充电速度。对此,网友直言:“这是变相承认了自燃是车辆本身的造成的”。

栽在粉色内卷上,车企们挨锤不冤 - 13

目前在售的欧拉黑猫同样故障多发,据车主反馈问题主要集中在电池故障,屏幕黑屏、充电续航不符、无法正常启动等,存在这不少的出行安全问题。

栽在粉色内卷上,车企们挨锤不冤 - 14

现实告诉我们,以颜值博取声量的产品,容易成于颜值,败于产品。汽车作为交通出行工具,最重要的依然是质量安全问题,外观再出色,但质量问题频发,危及生命安全,此时即使女性们再感性,也一定会被劝退。

03、花式营销都懂女性,结果呢?

“粉色外观、车上梳妆台、软萌的造型.....”这些为女性量身打造的个性化车型,只是在外观和内饰上进行元素堆砌,从中性的白色车到女性专属的粉色、马卡龙、薄荷绿等美色系,在营销上成功打造了差异化,但如果整个行业都千篇一律的可爱风则是车企对女性消费者洞察的片面。

栽在粉色内卷上,车企们挨锤不冤 - 15

小智妹问了身边很多的女性好友,得到的答案总结起来是:女性希望在社会上一样拥有独立个性的形象,并不希望成为被特别照顾的角色或者被归纳为刻板印象群体,汽车过度柔美的设计反而会引发女用户的反感。毕竟女性化≠可爱、粉色和柔弱,而是独立的自在价值观,有着自己知道生活方式。

说到这里,肯定你会问了,如果一定有专门为女性需求设计的车辆,这台车应该具备那些特质或者细节?

针对这个问题,小智妹调研了身边开车的女性朋友,她们回答各有各的答案,但总结起来是出行场景的细腻满足。我们从两个回答中来感受下:

一位典型白领的小姐姐表示,因为工作需要,平时上班必须穿高跟鞋,下班之后却很想换一双舒服的平底鞋,而周末出门跟姐妹聚会吃饭想穿拖鞋,考虑到开车安全必须得换一双平底鞋,如果把更换下来的鞋子随意丢在后尾箱不美观还容易有味道,在她看来,如果车企真的了解女性的话,应该在车内设计一个类似鞋柜抽屉,这相信对于很多一双鞋穿到烂的男性是无法理解的。

栽在粉色内卷上,车企们挨锤不冤 - 16

而另外一位已婚女性则更关心车上的挂包设计,她早晚接送孩子上小学和兼顾长辈们的日常出行,这样一来,她的包就得放在座椅上来回挪腾。如果一家几口同时出行,还需要把包放在大腿上,放在车尾箱又无法随时拿取物品,在她看到,一个恰当好处的挂包位置是她比较迫切的出行场景。

这两个案例都是切切实实女性出行的场景需求,同样在一个空间中,女性的需求多元细腻,如果能够敏锐觉察到细节,落到实处,相信车企可以走到女性心理去。

除了细节设计,安全也是女性购车的理性防线。女性和男性的生理差异有着天然的不同,女性比男性更靠近方向盘,这使得座位和安全气囊的摆放和设计成为了关键的元素。据美国维吉尼亚大学(University of Virginia,UVA)研究发现。在汽车发生碰撞,坐在前排女性的死亡率比坐在前排的男性高出17个百分点,并且在车辆发生碰撞时,女性受伤的概率也要比男性要高出73%。

栽在粉色内卷上,车企们挨锤不冤 - 17

此前看过消息,沃尔沃开发一直有以女性生理特征的假人碰撞测试,这便是开发中的细致考虑,对于这样的场景,车企不用刻意讨好宣传,印上女性专属的标签,只要用心考虑,女性消费者自然也会感知得到,引起她们的内心共鸣。

对于女性汽车的市场开发来说,与其野心勃勃地研究营销方案,不如从细节入手,从心理到生理等多方面考量,做好真正的洞察。

栽在粉色内卷上,车企们挨锤不冤 - 18

04、写在最后

当前女性消费者将车视为一种生活方式,除了要求安全和舒适驾驶外,女性消费者一样会通过汽车传递社会地位和审美品味,而其生活场景的需求迥然不同于男性,女性消费的多元和多层次化,在生活中不少运动线条明显,动力性能强悍的车企也一样受到女性的欢迎,正如坦克系列,也有斩获了不少女性芳心,聚焦女性市场不等于简单改变某种设计元素。

打造一台真正属于女性的产品,需要切实走入女性生活的一天,甚至的更长的时间,融入场景,结合相应的产品设计和做工,让产品服务变得更加有关怀,有温度,换个角度想,不要再继续内卷啦。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智行驾道”(ID:vrfan-),作者:小智妹,36氪经授权发布。

转载声明:本文为转载发布,仅代表原作者或原平台态度,不代表我方观点。今日澳洲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或有适当删改。对转载有异议和删稿要求的原著方,可联络content@sydneytoday.com。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0)
暂无评论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news@sydneytoday.com

电话: (03)9448 8479

联系邮箱: info@meltoday.com

友情链接: 华人找房 到家 今日支付Umall今日优选